
西北空管局技術人員進行系統搭建(趙艷/攝)
為進一步落實民航空管供給側改革要求,以技防手段保障航班安全,11月15日,西北空管局二所電子進程單系統正式投運。
近年來,航班量的日益遞增不斷推進著空管設備的更新和發展。2012年起,西北空管局塔臺管制室開始使用川大電子進程單系統對進離港航班實施管制,相較傳統的紙質進程單,電子進程單在航班管制中的應用極大提高了管制運行效率,有效降低了管制員工作負荷。
但川大電子進程單系統投運已逾七年,系統負荷滿載,硬件老化,加之近年來管制對于各類運行數據需求的不斷增加,現行系統的設計模型、工作模式和技術手段已不能滿足管制業務發展的需要。若川大電子進程單系統故障,塔臺管制員將只能使用英德拉或二所自動化系統上的電子進程單模塊,而自動化系統配套的電子進程單模塊因技術原因不能接入CDM數據和停機位等數據,會給管制工作造成極大不便,因此,新建一套獨立的電子進程單系統迫在眉睫。

西北空管局維護保障部門進行軟件測試(趙艷/ 攝)
經過前期現場調研和招投標工作,最終確定在位于西安咸陽機場的塔臺管制室搭建二所電子進程單系統。項目的建設工作開始緊鑼密鼓的進行:2018年年底,由技保中心自動化數據室業務骨干會同塔臺管制員及二所廠家反復商討,確定了新系統搭建的技術方案,經現場勘查硬件安裝環境,決定將服務器和終端分別置于塔臺四樓和十三樓;2019年1月上旬,技保中心、管制中心、網絡中心三方就二所電子進程單系統的項目施工方案進行了安全評估,確定了設備安裝的具體位置、SDH資源、AFTN鏈路分配等情況。經過多方協調和努力,歷時五個多月,該項目于6月底完成了所有硬件設備上架調試、線纜制作及敷設、信號接入等工作,最終,于11月15日正式投入使用。
相較于以往的電子進程單,二所電子進程單系統采用了獨立的服務器和數據庫,使用冗余式網絡架構,有效提高了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同時,鑒于塔臺機房及管制室空間不足的現狀,二所電子進程單系統創新應用光纖矩陣技術,極大節省了布線空間,加強了信號傳輸距離,提高了系統的保密性和抗干擾性,增加了空管保障能力,以科技手段為塔臺管制工作的安全、平穩、高效運行保駕護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二所電子進程單系統平穩上線,將發揮其強大的功能作用,更好地為空中交通管制和地面運行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